時間:2021-03-12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骨生長質量差、力量耐力不足、心肺機能較弱……我國青少年體質在經過多年的持續下滑之后開始止跌回升,但問題仍然不容小覷。近年來,近視、超重、身體姿態不良等體質問題,越來越被關注。今年兩會上,青少年體質也成為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。
那么,青少年體質健康,要突破的難題是什么?有哪些問題要被重點關注?在中國教育報“兩會夜談”直播節目中,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表示,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低齡化、超重肥胖和身體姿態不良,是需要家長注意的三個問題。
“不戴眼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讀過高中”,近日網絡上的一句調侃反映出當下我國青少年面臨的健康問題——近視高發。根據國家衛健委2020年發布的《中國眼健康白皮書》數據,2018年,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.6%。其中,6歲兒童為14.5%,小學生為36.0%,初中生為71.6%,高中生為81.0%。兒童青少年近視已成為中國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。
吳鍵指出:“最讓我們感到擔憂的是,學齡前兒童近視率已經超過10%的比例。”近視低齡化現象已成為影響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戶外活動少、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情況,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。吳鍵建議,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,早發現、早就醫、早監控、早矯治。同時,要經常陪孩子進行戶外活動,讓孩子盡量避免長時間、高強度的用眼方式。
隨著我國經濟發展,孩子的營養水平也日益提高。“我們發現,青少年一代身體長高了、更壯了”,吳鍵表示,“這是了不得的現象,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。”
但是部分青少年的體重居高不下,班上的“小胖墩”越來越多,超重肥胖現象也隨之凸顯。《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年)》顯示,我國6-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%,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%。據專家分析,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。
對此,吳鍵表示,孩子的飲食需要科學配餐、合理搭配。重要的是,校內體育要提高質量。放學后,條件允許的,家長應督促孩子多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;條件不允許的,也要盡量開展居家鍛煉。
“中國有一句老話叫,‘站如松,坐如鐘,行如風,臥如弓’,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都能做到嗎?”吳鍵表示,孩子的體態是一個容易被家長、教師忽視的問題,它表現為身體脊柱側彎、勾腰駝背、羅圈腿、斜肩膀等。吳鍵指出,青少年體態問題需要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。日常生活中,如果孩子出現習慣性單側背書包、雙肩背過重的書包、坐姿不正等行為,老師家長要及時發現、及時糾正。出現不良身體姿態,要盡早矯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