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2-06-12 來源:中國教育報 作者:連中國 我要糾錯
下面是特級教師、北京市高中語文教研員連中國老師關于語文、閱讀、寫作的觀點,或許能從這些亮晶晶的文字中,找到學好語文的關鍵。
1、學語文,其實就是增加人心中的一點力量、一種風范、一道氣勢!無論現實多么不盡如人意,都不能徹底遮蓋一個人精神里釀造過的萬丈光芒。
2、“人”強大了,分數便無法不強大。我們似乎一步步緊緊圍繞著分數在轉,甚至徹底匍匐在它的腳底,考什么就學什么,到頭來,在分數上倒下來的卻恰恰是我們自己。
3、語文學習決不僅僅只是讓我們獲取一個好的分數,從而滿足我們上大學的愿望。語文學習在我們天天與它相伴的過程中,這道深刻的力量,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將我們的生命雕塑如花,讓我們的身上能夠散射出人類高貴的精神華焰。
4、語文成就的不僅僅是現實世界里學生讀與寫兩種重要的實用能力,我們還希望,也更希望,語文可以構建為學生身上所洋溢而出的人生情趣與人格魅力,并最終在他們身上凝聚成——人文素養與生命境界。
5、我們如果用心去讀優秀的文學作品,便會感受到豐富的“人”,會唏噓感嘆,會若有所思,會鼓舞振奮,也可能會憤怒悲涼,甚至會產生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,進而引發我們生命中的種種到無限豐富與廣遠的地方去。
6、語文之所以難,難在不僅需要思維,更需要思想;不僅需要記憶,更需要生成;不僅需要做題,更需要成長;不僅需要備考策略,更需要用心去“活著”。
7、我常常覺得讀書與思考是人生很重要、很幸福的兩件大事。這兩件事的習慣和意識、感覺與狀態,在青少年時代沒有培養、沒有感受,一生便很難形成與體會。
8、分數,并非在簡單機械、枯窘單調中“練”出來的。如若我們心頭有光彩,筆下有風景,日日有新鮮的發現,天天有美好的感受并可與金子般的時光相伴,我們期待的分數,也便自會在不久的未來在前方等著我們。
9、創造性地學,是獲得高分最現實也最有效的一條捷徑。為此,學生應當重視預習,上課就減少了被動,贏得了主動。就有時間去與老師相撞,而非手忙腳亂地只顧去裝老師課堂上的內容。
10、我希望幫學生謀求分數,但我更關注學生這個“人”。隨著高考試題的改革,絕非靠重復和數量就能獲取高分。因為高考的試題,其實也都是指向“人”的。
11、讀書是需要讀出光芒來的。人不是掃描儀,不能只掃知識,不思考。不觸發內在的變化,閱讀是起不到作用的。
12、寫作之所以困難,是因為你要寫出心中的狂風暴雨。當我們的孩子生命既枯窘又無聊的時候,你讓他能寫些什么? 你哭得淚流滿面,他說你這是“情景交融”,這不是很可笑嗎?
13、人越現實,越窘迫,越發感覺到累,因為精神負擔會很重。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沉浸在思考之中,才是一個好的老師、好的家長、好的學校應該做的事。
14、最偉大的語文課,是把老師、學生心中最好的東西都喚出來,匯聚在一間小小的屋子里。這個時候,教室里匯集著精神的河流,是一屋子的華彩!
15、寫作興趣的培養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并幫助學生憑借文字將獨特的自我展示出來,讓學生在“寫”中實現自己。我們幫學生改作文,就是依據學生的創作想法,幫他去進行文字“實現”。